面对万亿元养老市场,如何成为种子选手?

浏览次数:327次时间:2018-10-09

中国养老网

如果说人口作为劳动力的红利在逐渐消失,那么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,养老市场的红利远没有达到临界值。

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%,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%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。以此计算,我国在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。而在今年8月初,民政部发布的《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,截至2017年底,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.4亿人,占总人口的17.3%。过去五年间,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激增近25%。

中国社科院2016年发布的《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》的预计,到2030年,中国养老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。养老产业的巨大的市场潜力,正吸引越来越多来自房地产、保险、医药等不同领域的市场参与者。目前,政府层面主导着养老市场的体系构建,但政策方向透露,社会资本的介入正逐渐成为趋势。而如何在万亿元养老市场成为种子选手,需要摸索出自己的发展道路。


政策“来势凶猛”,医疗养老迎来四大趋势

近年来,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,国家在养老相关政策上的倾斜度也逐渐加大。亿欧大健康经过查阅相关资料,简单梳理了过去五年内的政策发布时间、主体、以及相关内容,制作成一览表。

从上表的20多条政策中,可以看出我国养老的四方面趋势:

第一,“医养结合”将成为养老的常态化。所谓“医养结合”,是指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,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。这一模式针对“医养分离”而提出。不少医疗养老机构虽然配备有医疗配套,但是却与养老住宅区存在一定距离,给慢病老年患者的治疗带来不便,“医养结合”就是为了打通这最后的“一公里”,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。

第二,中医药资源深度参与养老市场。目前的医疗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以西医理论为基础,随着我国对中医药的不断重视,以及中医药上下游产业链的逐渐完善,未来,中医药资源将发挥自身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优势,从养老服务市场的供给方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。

第三,新技术将在养老服务市场得到充分应用。目前,以互联网、AI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已经开始应用到医疗服务领域,例如网上挂号、辅助诊断等。智能化、信息化技术在养老服务方面,也存在不小的应用空间,特别是伴随着老龄人口而来的慢病管理领域。并且,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,智能化设备的运用,可以帮助养老机构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。

第四,社会资本成为重要支撑,围绕医疗养老行业形成上下游产业群。上述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,前期已国务院为参与主体进行医疗养老的顶层设计,中期政策围绕监管职责和具体方向进行架构,后期则由各部委对主导细则的制定和落实。目前,医疗养老市场“以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支撑”的发展格局已经大体形成,而下一步就是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,活跃医疗养老市场。

从政策的内容上,也可以看到,养老服务市场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。对于医疗养老机构的设置阻碍也进一步被破除,而社会资本与政府结合的PPP模式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,形成政府监督、企业参与的良性循环。


迎来“红海”之前,种子选手需做好几点准备

虽说养老服务市场还在不断增长,各领域的企业入局之后尚未面临激烈竞争,但在信息化、技术化时代,任何一个微小的落差都可能产生“蝴蝶效应”的嬗变,最终形成企业之间的竞争差距。因此,在养老服务市场“红海”到来之前,修炼自身的先发优势就变得尤为重要。

总体来说,时刻关注政策走向,把握政策红利,是每个涉足养老服务领域的“种子型”企业所具备的“基本素养”。大健康领域受政策监管较重,即使目前政策呈现开放势态,也不意味着企业能够做到“来去自如”。从这一点上说,互联网医疗在近期的变动就是现实的注脚。

虽然“医养结合”成发展趋势,但目前我国的“医养结合”进展相对缓慢,一定程度上是由多头监管的体系造成的。德勤发布的《探索健康养老“最后一公里”——中国医养结合趋势展望》指出,“医”和“养”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行业,遵循两套不同的监管体系。医疗机构由各级卫健部门管理,而传统养老机构管理则归于民政部门,虽然因为政策的导向,如今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的流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简化,但并不代表未来对于“医养结合”的管理方面不会出现失衡。

除了不踩红线之外,关注政策的必要性在于,医疗养老同时是一件地域化的事情。随着国家层面的大方向逐渐稳定,各地将会陆续出台符合当地情况的实施细则。企业在选择进入当地市场之前,注意政策动向可以辅助决策。

除此之外,按照各类细分领域的企业来说,仍有各自值得把握的重点:

1、地产商:目前,国内养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就包括房地产开发商。由于房地产开发商有着充足的资金流,能够率先涉足养老服务领域。德勤的相关研究指出,这类企业在养老服务上的营利模式主要分三类,即“非销售类”、“销售类”以及“租+售”模式。但上述三种模式的通病在于,地产属性过重,“养老”作为一个卖点而非产品的核心价值。因此,如何做到“去地产化”,在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时,协调医院和医护资源,持续性地输出稳定优质的养老服务,是地产商涉足养老市场前需要想清楚的问题。

2、保险商:作为同样拥有巨大资金流优势的行业,保险商在进入养老服务市场是拥有领先优势。值得注意的是,受制于长期的医疗体制,我国的医保议价能力始终过低,医保支付尚未做到对养老市场的全覆盖。此时,商业保险可以进行补位,针对不同的消费水平,开发不同的养老保险产品。另外,通过对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运用,保险商还能进一步拓展慢病患者的养老保险市场,提高自身的占有率。

3、药企药店:绝大多数的老龄人都会伴随一系列的慢性疾病,而持续的药物治疗将为药企和药店带来稳定新市场。但想要把握好这方面的优势,需要在制药方面做好针对性的布局,通过大数据分析,掌握病种的分布,进而在药物供应上做好准备。而对药店来说,将门店设在社区等靠近养老服务机构附近,提高自身的配送能力,有利于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粘性。

4、医疗器械企业:随着养老机构纷纷增设老年病院和康复院等设施,对于医养康复器材设备的需求也在加大。政府医养结合招标项目的内容显示,目前的医养康复设施主要包括介护用床、综合体验机、医用康复阶梯、颈椎牵引仪、电刺激理疗治疗仪、多功能平行杠、电动升降起立床、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仪、冲击波骨科治疗仪等设备。医疗器械厂商可针对养老机构的特殊需求,定制化地提供相应产品。此外,随着智能化养老服务的需求增加,医疗器械企业通过将互联网、物联网、AI技术融入到设备当中,可以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。

5、医生集团:如今,医生集团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,但上千家的医生集团中,大部分针对的是医疗服务市场。众所周知,我国的医护人才缺口一直存在,这一点上养老服务也不例外。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发布的《2017年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情况报告》,目前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的服务人员不足50万人,其中持有养老护理资格证的不足2万人。按照每3个失能老人配备一个专业护理人员来计算,我国需要1400万护理人员。这显然还有不小的差距。未来,医生集团可以利用多点执业的政策,有倾向性地朝养老服务市场发展。

(盈达资本 编辑整理)

盈科生态
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
盈科环球控股
盈科知识产权
盈科海外中国中心
盈科斑马传媒
盈科留学
盈科移民
盈科旅游
盈科咖啡
盈科财税
产品服务
基金产品
基金申购
项目推荐
资料下载
联系方式
联系电话:010-86396657>
邮箱:yingdaziben@yingdacapital.com>
传真:010-86396657>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B座58层>
关注我们